足不出沪,青海的牦牛肉、云南的茶花鸡在这里能“一网打
提示:天祝及周边便民信息发布请加微信cairen0123,目前发布信息有公益援助优惠,全城最低价,即将恢复原价。
云南的茶花鸡、新疆的巴旦木、西藏的青稞、青海的牦牛肉……将纷纷走向上海居民的餐桌。
10月17日,在第六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,由上海举办、各对口地区协办的2019年上海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,在光大会展中心西馆拉开序幕。
澎湃新闻()记者从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获悉,本次展销会为期四天,共有来自上海对口帮扶的云南、新疆喀什、西藏日喀则、青海果洛、贵州遵义、重庆万州、湖北宜昌夷陵,以及对口合作的辽宁大连等8个省份21个州市的数千种农特产品参展。
展销的农产品中,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云南西双版纳的茶花鸡、新疆喀什的巴旦木、西藏日喀则的青稞产品、青海果洛的牦牛肉、贵州遵义的黔北麻羊、重庆万州的柠檬等。
同时,本次展销的农特产品的数量、种类与2018年相比都有了显著增加。
展销会现场
在2018年同期举办的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上,云南迪庆的尼西土鸡、新疆喀什的泽普骏枣、湖北夷陵的蜜桔等地方特产大受市民欢迎。2019年展会上,这些特色产品将继续与大家见面。
不过,对口帮扶地区的农特产品要在上海消费市场上取得优势,必须配合“海派”的策划、设计和营销,才有“花头”。
早在3年前,上海的职业买手、经销商们就出手了。
比如把中药三七做成2克的小包装,方便消费者放在口袋里早晚一包;把石斛、茶叶配上小清新的包装和文案,价格与销量都涨了不少。品控、物流仓储、研发新品、包装设计、拓宽销售渠道,这些都是职业买手们的专长,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尊重并发挥市场的作用,是“消费扶贫”的一大特点。
展销会现场
当然,纯靠市场的力量也不够。在流通和营销环节之外,上海援外干部们“深耕”当地,了解乡村和田头的真实情况,把上海帮扶资金用到刀口上,真正帮助到建档立卡户。
同时,在保证农特产品能让建档立卡用户受益的基础上,上海援外干部们帮他们塑造品牌,打出口碑,提高质量。比如,有的援外干部去当主播,架起机器去建档立户的田里直播采摘,给贫困地区带去了前所未有的大订单,也倒逼着贫困农户和小合作社从“单打独斗”走向规模化、标准化。
多年来,上海充分发挥大流通大市场优势,积极探索把对口地区优质特色产品引入上海市场,并从生产、流通到进沪销售全方位帮助提升标准,通过组织开展对口地区“百县百品”评选认证和“双线九进”等活动,不断聚焦精准扶贫、丰富上海购物,促进上海所需与对口地区所能的有效对接,既充实了对口地区贫困户的“钱袋子”,又丰富了上海市民的“菜篮子”。
10月17日,在第六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,由上海举办、各对口地区协办的2019年上海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,在光大会展中心西馆拉开序幕。
澎湃新闻()记者从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获悉,本次展销会为期四天,共有来自上海对口帮扶的云南、新疆喀什、西藏日喀则、青海果洛、贵州遵义、重庆万州、湖北宜昌夷陵,以及对口合作的辽宁大连等8个省份21个州市的数千种农特产品参展。
展销的农产品中,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云南西双版纳的茶花鸡、新疆喀什的巴旦木、西藏日喀则的青稞产品、青海果洛的牦牛肉、贵州遵义的黔北麻羊、重庆万州的柠檬等。
同时,本次展销的农特产品的数量、种类与2018年相比都有了显著增加。
展销会现场
在2018年同期举办的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上,云南迪庆的尼西土鸡、新疆喀什的泽普骏枣、湖北夷陵的蜜桔等地方特产大受市民欢迎。2019年展会上,这些特色产品将继续与大家见面。
不过,对口帮扶地区的农特产品要在上海消费市场上取得优势,必须配合“海派”的策划、设计和营销,才有“花头”。
早在3年前,上海的职业买手、经销商们就出手了。
比如把中药三七做成2克的小包装,方便消费者放在口袋里早晚一包;把石斛、茶叶配上小清新的包装和文案,价格与销量都涨了不少。品控、物流仓储、研发新品、包装设计、拓宽销售渠道,这些都是职业买手们的专长,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尊重并发挥市场的作用,是“消费扶贫”的一大特点。
展销会现场
当然,纯靠市场的力量也不够。在流通和营销环节之外,上海援外干部们“深耕”当地,了解乡村和田头的真实情况,把上海帮扶资金用到刀口上,真正帮助到建档立卡户。
同时,在保证农特产品能让建档立卡用户受益的基础上,上海援外干部们帮他们塑造品牌,打出口碑,提高质量。比如,有的援外干部去当主播,架起机器去建档立户的田里直播采摘,给贫困地区带去了前所未有的大订单,也倒逼着贫困农户和小合作社从“单打独斗”走向规模化、标准化。
多年来,上海充分发挥大流通大市场优势,积极探索把对口地区优质特色产品引入上海市场,并从生产、流通到进沪销售全方位帮助提升标准,通过组织开展对口地区“百县百品”评选认证和“双线九进”等活动,不断聚焦精准扶贫、丰富上海购物,促进上海所需与对口地区所能的有效对接,既充实了对口地区贫困户的“钱袋子”,又丰富了上海市民的“菜篮子”。
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获悉,接下来,上海将着重推动对口地区特色商品进社区、进企业、进单位、进市场,进一步形成产销对接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,为对口地区摆脱贫困贡献上海力量。
推荐信息
